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陰陽眼是天眼通嗎? 唸大悲咒會招來無形的鬼神? Q156 佛學問答 -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Wiki

陰陽眼是天眼通嗎? 唸大悲咒會招來無形的鬼神? Q156佛學問答 -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 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Q 156( 佛學問答 Buddhism QuestWiki )



陰陽眼是天眼通嗎? 唸大悲咒會招來無形的鬼神?

師父好 很對不住又打擾您清修,我朋友平常吃早素做早課多年,這二天她跟我說一位具陰陽眼的師姐告訴她,大悲咒不要唸,因為她的陰陽眼看到當有人持大悲咒時,就有很多無形一直靠過來,我跟她說哪有可能,大悲咒是觀音菩薩為利益眾生所說,為諸佛所擁戴,怎會有此招鬼的說法呢?但她叫我不要鐵齒,那是有陰陽眼的人看到的,寧可信其有,就這樣她不持大悲咒了;又有人跟她說迴向不可向給有緣人,因為在家唸經者的功德不夠會傷到自己,讓身體愈來愈虛,記得師父您說向是慈悲與眾生結善緣,怎會被人曲解成如此呢?

在此請教:
1.金剛經有云佛具五眼,故所看的世界為無量無邊無時空限制,至於有陰陽眼的人是否因層次不同,只能看到鬼而無法看更高層的金剛護法神呢?
2.還是說唸大悲咒的方式不正確才會有招到鬼神呢?
3.師父,我平常唸經順序依次是普門品-發願偈-大悲咒7(21)-迴向
  您幫我看看這樣可以嗎?會不會招來無形呢?好怕吔~
哈~哈~開玩笑啦~其實開始唸經這些日子來,我覺得菩薩對我很好,幾乎是所求皆遂,好多的巧合讓我不得不信;朋友就這樣聽信有陰陽眼的人不去持大悲咒,真的可惜~師父,我覺得在家修行者只唸一二部經是不夠的,如不深入了解佛學很容易會被有神通的人誤導吔!



佛子 您好 阿彌陀佛:

1.是的,一般所謂的陰陽眼大多只能看到鬼,而且還不是所有的鬼神都看得到。這只是很低階的一種靈通,甚至連初階的天眼通都還談不上。最基本的天眼通,至少要能夠看得到須彌山以及四天王天才行,這個四大天王住在須彌山的半山腰,是離我們人間最近的第一層天,再上去還有忉利天...等,一共有28層天。

連第一層天都看不到,怎麼能夠稱作是天眼呢? 所以,要分辨是不是天眼通也很簡單,先問對方:「請問現在北方毗沙門天王在作什麼? 北方毗沙門天王的部下有幾名大將呢? 韋陀菩薩是哪一天的天人?」如果連這個都答不出來,那肯定不是真的天眼通。

所以說,大部份的陰陽眼根本看不到更高層次的金剛護法神,更更高層次的佛菩薩的化身更是看不到。

2.佛菩薩的慈悲願力所宣說的大悲咒,怎麼可能會有害處呢? 中國佛教幾千年來唸大悲咒的人不計其數,唸大悲咒得到感應的人可以說是無量無邊,怎麼會因為一句{會招來鬼神}而不敢持誦,真是可惜呀!

鬼神可以說到處都有,家家戶戶都有地基主,土地公還有其他很多很多的鬼神,就像地藏經裡講的:「世尊,我等諸鬼王,其數無量,在閻浮提,或利益人,或損害人,各各不同。然是業報,使我眷屬遊行世界,多惡少善。過人家庭,或城邑聚落,莊園房舍。或有男子女人,修毛髮善事,乃至懸一旛一蓋,少香少華,供養佛像及菩薩像。或轉讀尊經,燒香供養一句一偈。我等鬼王敬禮是人,如過去現在未來諸佛。敕諸小鬼,各有大力,及土地分,便令衛護,不令惡事橫事、惡病橫病,乃至不如意事,近於此舍等處,何況入門。」鬼道眾生數目無量無邊,而且多惡少善但只要我們好好修學佛法,鬼神看到我們都要恭敬三分,更何況有天龍八部護法菩薩守護修學佛法的佛弟子,更是不用擔心...!

大悲咒如果說能招來鬼神,那麼一定更能招來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以及護法龍天,這在大悲心陀羅尼經裡面就有提到,會來的鬼神也都是善心的鬼神,護持佛法的鬼神! 我們持大悲咒就是希望能變得跟觀世音菩薩一樣的慈悲,像觀世音菩薩一樣度化六道輪迴的眾生,所以,那是不懂佛法的人才會怕,其實六道眾生都可能是我們過去生的父母,是我們將來要度化的對象,根本沒有什麼好怕的!

3.唸經順序依次是普門品-發願偈-大悲咒7遍(或21遍)-迴向
這樣很好呀,而且一定會招來無形的...佛菩薩和護法龍天喔!

牟尼佛法流通網釋大寬法師 合十 



勤修清淨波羅蜜  恆不忘失菩提心滅除障垢無有餘  一切妙行皆成就
Email: dakuan00@yahoo.com.tw
牟尼佛法流通網 釋大寬法師 合十 分享
http://www.muni-buddha.com.tw/dakuanQA/
電子書免費下載 PDF for Apple iPad Acer ASUS HTC WIKI



陰陽眼, 天眼通, 大悲咒, 鬼神, 佛學問答

釋迦牟尼佛傳 < 傳記 < 佛學藏經閣 (佛光山 星雲大師文集)wiki -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 弘憶論壇 Google

釋迦牟尼佛傳 < 傳記 < 佛學藏經閣 (佛光山 星雲大師文集)wiki -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 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釋迦牟尼佛傳 << 傳記
<< 佛學藏經閣

釋迦牟尼佛傳 目錄
-1- 序 說
-2- 佛陀住世時的印度社會
-3- 佛陀住世時的印度思想界
-4- 佛陀的家譜
-5- 淨飯大王與摩耶夫人
-6- 藍毘尼園中太子降誕
-7- 相者的預言
-8- 太子少年時的教育
-9- 美麗的耶輸陀羅
-10- 太子出城去郊遊
-11- 最大的誘惑

牟尼佛法流通網  釋大寬法師  合十
 分享



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

受五戒、菩薩戒可以搭縵衣嗎?縵衣原是僧衣?(戒律學綱要) -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Ptt

受五戒、菩薩戒可以搭縵衣嗎?縵衣原是僧衣?(戒律學綱要) - 佛學教室。佛法入門 - 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受五戒、菩薩戒可以搭縵衣嗎?縵衣原是僧衣?wiki

此次到台中時,有一位居士問印隆:「是要受五戒才能搭縵衣?還是要菩薩戒?」

當時印隆的回答是:目前兩種都有,也有不搭的(如法鼓山
體系)。而其實「縵衣」是漢傳佛教所特有的,在律典中並無明文規定,藏傳佛教的居士並不搭縵衣,南傳佛教只有五戒與八戒,也是沒有搭縵衣。

而像是日本僧人,搭的二十五條衣是一個「小方塊」,平常放在西裝口袋裡,遇
到法會時才掛在脖子上,表示袈裟披身。而漢傳僧人所披的三衣--五衣、七衣、九衣,其款式也不是原始佛教僧人的袈裟樣子,漢傳佛教袈裟的布料、顏色、用途等,都已發生重大變化,是歷史地域演變發展的產物。

在原始佛教,「袈裟」就是衣,是僧人的常服。而現在漢傳佛教僧人平常並不穿,只有到了誦經禮佛法會時才穿。「縵衣」則原是袈裟的一種,後來成了在家菩薩戒的戒衣,爾後受五戒者也披搭。這些也都是佛教發展的結果。

接著印隆有一點感慨地分享:對於搭縵衣這件事,一定要好好審視自己的發心。常見到有搭縵衣者,生起了貢高我慢之心,忘卻了受戒的真實意義。

「縵衣」乃指用兩幅布縫製而成之無田相之袈裟,音譯「缽吒」,又稱「縵條衣、縵條、禮懺衣」。即整幅不割截之衣,主要為沙彌、沙彌尼及受持五戒、菩薩戒之在家信眾所穿著者,但是在外形上很類似出家眾所著之袈娑,差別是在沒有割截,沒有田相特徵。縵衣是一塊布沒有割開的,所以不是福田衣。受了在家菩薩戒或受五戒的居士只可披縵衣,用作禮佛求懺悔。   
           
所謂的「衣」,又名「袈娑」,「袈娑」是印度梵文,漢語意譯是「解脫服」,又叫「福田衣」。「解脫服」是表自利,「福田衣」是表利他,為自利利他之意。佛在世時,曾對舍利弗說,出家人所披的衣將布割裁,一塊塊的就似稻田一樣,自利來說勤修三學,上求佛道,有無量的功德,此聖法財,賊人是盜不去的,利他則給眾生種善根,種子種下去,將來便會生出菩提之果,故名福田,這是一種衣的起源及表法。披衣既能使人(披衣者)生慚愧、起懺悔心,並可令人捨棄慾望且不被盜。又能起一種威儀,更能令眾生起歡喜心,給眾生種福田。

另外,參考正如法師的「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略彙整能不能搭衣等說法如下:

一、在家居士受五戒不可搭縵衣的說法
(一)淨空法師:在家居士搭縵衣,受菩薩戒的可以搭縵衣,不受菩薩戒不可以搭衣。

二、沒有明確說明的說法
(一)
印光大師:於《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搭衣》中寫到:「所搭之衣,按律,是五條直條,名縵衣。無一長一短之橫紋。今人多不依法,或搭一長一短之五衣,或搭二長一短之七衣,皆為違律。在家人,即依法縵衣,亦只禮拜持誦,敬禮三寶時可搭,不宜常搭。」--文中說明「在家人,即依法縵衣」,但未說是受五戒還是菩薩戒?

(二)弘一大師:於
《弘一大師文集·新集受三皈五戒八戒法式凡例》中提到:「今人受五戒已,輒爾披五條衣,手持坐具,壞濫制儀,獲罪叵測。依佛律制,必出家落髮已,乃授縵條衣。若五條衣,惟有大僧方許披服。今以白衣,濫同大僧,深為未可。

(方等陀羅尼經云:「在家二眾入壇行道,著無縫三衣。」無縫,即是縵條,非五衣也。又成實論云:「聽畜一禮懺衣,名曰缽吒。」缽吒,即縵條也。據經論言:著縵條衣,亦可聽許;但准律部,無是明文,不著彌善。)」

弘一大師於文中提到居士搭衣之事,但也沒有說明是受五戒還是菩薩戒的在家二眾?但其依據經論說,穿縵衣勉強亦可,但依律部,則無明文規定,故不穿縵衣也好。

三、受五戒可以披縵衣的說法
(一)
虛雲老和尚說:「縵衣者,梵語缽吒,此雲縵。縵者漫也,謂通漫而無條相之衣。亦名禮懺衣。原為沙彌、沙彌尼之衣。但曾受三歸五戒之優婆塞、優婆夷,及曾受菩薩戒之在家二眾得披之。然唯聽作諸佛事,及禮懺之時披著。除是之外,一切時中,若居家,若出入往返,皆不得著。若詣庵寺當以囊盛之隨行。如在家宅,可以掛置淨處。」(《虛雲和尚年譜·乙未十月雲居山真如寺戒期開示》)文中明確談及:「受三歸五戒之優婆塞、優婆夷,及曾受菩薩戒之在家二眾得披之。」

(二)
印光法師在《文鈔·複海門蔡錫鼎居士書三》中寫到:「受五戒者,應搭縵衣,系五直條,不是一長一短之五條。今則一長一短之五條,二長一短之七條,每每亂搭,實為僣越。」

 又《文鈔·複熊赫居士書》中說:「五戒,當按文鈔第一冊,與徐福賢女士書所說之法,佛前禮拜自誓受。所搭之衣,按律是五條直條,名縵衣,無一長一短之橫紋。今人多不依法,或搭一長一短之五衣,或搭二長一短之七衣,皆為違律。在家人即依法縵衣,亦只禮拜持誦敬禮三寶時可搭,不宜常搭。」

(三)明末律學大師寶華山見月律師編寫的《三歸五戒八戒正範》中第九項「宣戒相」中,清楚地寫有披縵衣及誦披衣偈內容。《正範》教示,受五戒披縵衣。

(四)目前漢傳佛教界大多數有一定影響力的法師授五戒時都教令受五戒在家信眾披搭縵衣。

五、縵衣原是僧衣的說法
從以上資料可知,縵衣,指未經過割截、無田相的袈裟,也稱縵條、縵條衣、禮懺衣。衣的大小與割截的三衣袈裟相等。縵衣原是僧衣的一種,後來才成為專屬於沙彌眾及菩薩戒在家眾的戒衣,現在受五戒在家眾也穿。但是,有個規定,就是五戒、菩薩戒在家眾,只有在誦經禮佛求懺法會時才穿縵衣,平常不穿。

另外,法鼓山 有「菩薩衣」,讓乞受在家菩薩戒的新戒菩薩,不披縵衣,代以披掛菩薩披帶。菩薩披帶經
聖嚴法師構思,而後由弟子果梵法師繪製,以佛像象徵佛,以法鼓山 標誌象徵法,以錦色象徵瓔珞莊嚴:「在家菩薩戒子本來應該沒有衣,所謂白衣居士,而縵衣等卻是緇色的。不過,為了表示紀念,或者是表示莊嚴、整齊,這次法鼓山
農禪寺傳授在家菩薩戒,特別由果梵法師設計一件象徵意義深遠的『菩薩衣』,一邊繡有佛像,一邊繡有法鼓山 的標誌,代表著學佛向法的精神。」(〈對在家菩薩戒的認識〉《法鼓》四十版四,《法鼓》三九版一。另參見:釋果梵〈菩薩衣的製作與意義〉《人生》一一七頁五一)

法鼓山
的菩薩衣,重要的意義在清淨與精進,自己應心生警惕,隨時隨地護持清淨戒體。因為菩薩戒的根本精神為:止惡、修善、利益眾生(三聚淨戒),在眾生群中成就菩提心,助眾生發起菩提心。而『菩薩衣』的使用,為禮懺時穿著(配戴)。(
參考《菩薩戒指要》)

《八大人覺經》云:「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受五戒、菩薩戒都是要時時憶念三寶、憶念戒法,進而增上道心,持戒清淨,發出離心!

而若真的要搭縵衣,是一個表法,披法服者代表佛的戒法披身,唯三寶是歸,因此適於禮懺時使用。如果是參與超薦佛事,不宜也不應著縵衣頂禮亡靈、鬼神等,彼等亦絕不敢受禮。若祭拜祖先、牌位時,也應不搭衣,著海青則可。


參考:
- 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正如法師:http://www.xuefo.net/nr/article6/63807.html


- 袍衣的起源及表法:http://blog.yam.com/s00hin/article/36159252

- 漢族佛教僧伽服裝之研究/郭慧珍:http://www.chibs.edu.tw/ch_html/chbs/03/chbs0307.htm



2015年10月17日 星期六

淨飯王三次禮拜太子(佛陀) 《佛典故事》buddha story 基礎佛學資料 Yahoo Facebook

淨飯王三次禮拜太子(佛陀) 《佛典故事》buddha story - 基礎佛學資料 - 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淨飯王三次禮拜太子(佛陀) 《佛典故事》buddhastory 



(堂堂一國之君竟然向兒子頂禮,這是什麼道理?)

「世尊回來了!」城中街頭巷尾、男女老少奔相走告著。

「真的嗎?佛陀到哪裡了?」迦毗羅衛國的淨飯王危危顫顫地站了起來,朝思暮想的悉達多太子終於成道回來了,他再也不能夠平靜地坐在第一尊貴的寶座上。

「恭賀大王,太子已經到達城外了。跟著他周遊各地弘法的弟子有上千人之多,真是盛大呢!」大臣報告。一大清早,公雞才剛啼叫,所有釋迦族人聽到消息,就迫不及待地集合在一起討論這件大事。

「聽說佛陀身邊的弟子,很多是過去修外道的梵志們,年老而一無所成,所幸遇到佛陀說法即皆得度,但個個都是枯瘦模樣,站在我們威儀赫赫的太子身邊,實在相差太懸殊了!」有人感慨地說。

「我們何不各家布施一名年輕有為的壯丁,跟著佛陀去修行,既能莊嚴佛門,亦能庇佑九族,真是千載難逢的大福報。」這個建議立刻贏得熱烈的讚和。「太好了!我們忝為人臣,原本子子孫孫都要效忠侍奉於王族,如今太子是受天上天下、萬世萬代所擁戴尊崇的佛陀,是我們釋迦族無上的光榮,應該竭盡所能來護持!」

淨飯王聽了非常歡喜,立刻準備王宮珍稀七寶,率領著王卿貴族們浩浩蕩蕩地出城,親迎佛陀。城外早已擠滿了聞風而來的男女老幼,大家不約而同地驚呼出聲,不僅是為了歡迎王族到達,更因為此時佛陀以神足力,自在地行走於空中。

在一片和光喜樂中,淨飯王率先向前,至誠頂禮佛陀。然而人群中傳出了竊竊私語:「堂堂一國之君竟然向兒子頂禮,這是什麼道理?」這個疑慮傳開了,但是國王與佛陀依然非常自在安詳。

「諸位賢者,今天並不是我第一次禮拜佛陀!從太子出世的殊勝時刻,就已經讓我不由自主地頂禮。」眾人嘩然,又立刻噤聲,等待國王的宣示。「太子不是普通人啊!當時天地湧現震動,放大光明,祥瑞之氣遍覆一切。小太子一落地,腳下就生出朵朵蓮花,不需扶抱,便走了七步,環顧左右,開口說話:『三界甚苦,何可樂者?』諸天樂女於空中為太子持白傘蓋遮覆,又散種種珍奇香花供養,梵音樂舞中,天空降下香湯沐浴太子,目睹此番瑞相,我驚喜地第一次為太子作禮。」

「太子稍長,在庭園中樹下休息時,臥在東邊,蓊鬱的枝葉立刻伸展向東,為太子撐起清涼的綠蔭;到了下午,陽光西曬時,枝葉又攏向西邊,為太子遮陽。樹木始終覆護太子,令其安樂無憂,不可思議的功德力,讓我再次頂禮讚歎。」

「然而一切富貴安樂,都不能動搖太子捨身行道的願心,他行乞化緣以教化濟世,天上天下悉以為導師,所以我們皆應頂禮佛陀。」於是所有尊貴的釋迦族人皆能歡喜禮佛。佛陀為父王及大眾開示四聖諦義,國王當下即心開意解,與族人一齊求受三皈五戒,種下法喜得度的因緣。 

典故摘自《佛說義足經》

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

四分比丘尼戒本註解。四分比丘尼戒本講記(四) doc pdf wiki - 出家戒律學 PTT

四分比丘尼戒本註解。四分比丘尼戒本講記(四) doc pdf wiki - 出家戒律學 - 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四分比丘尼戒本講記(四)

維持僧伽身份的要件(一)  釋悟因法師主講

◎ 分辨戒律有性遮重輕之別

「維持僧伽身份的要件」,「要件」意思是重要的條件,是作為一個比丘尼身份的基礎,如果有所觸犯,就違反比丘尼的身份,甚至要失去比丘尼身份。戒律,有些是很根本的,有的是比較外圍的,持戒必先能分別性戒與遮戒。 

所謂性戒就是不待佛制的戒,「不待佛制」是指不論佛出不出現世間,做為一個人就要遵守的戒律,換句話說,這些戒在世間本來就有,不一定佛教才制定,其他宗教也有,這種戒叫性戒。「性」的意思是本質,「性罪」本質上就是不道德的,損及個人德養的,像淫、殺、盜、妄等四罪。 

遮戒,是佛陀所施設的戒,一方面是防範違犯重戒,另一方面是為了避免世人譏嫌。所以遮戒有兩種意思,一是「遮」,一是「避」。「遮」是若小事不處理,則會引生重戒的違犯,「避」是避世譏嫌,不持的話,會讓社會人士有些不利於僧人的批評,這會因文化背景、時空變遷而不同。在印度,比丘就不可以砍伐草木,但在中國寺院很少不砍伐草木,也很少不種菜或整理庭園花木的,這些在文化背景之下會有不同的作法。 

同是性戒也有輕重之分。舉例來說,擦桌椅時,把螞蟻弄死了,這無疑是項殺生的行為,而殺一個人,也是殺生的行為,同樣是殺,但殺一個人是較殺一隻螞蟻的罪重得多了,所以罪有輕重,依此再斷定什麼程度的罪會影響比丘尼的身份。 

為什麼要說這些?因為有些戒律可以懺悔,有些則不通懺悔。犯了不通懺悔的戒,就會侵害僧伽的身份。什麼戒是不可悔呢?波羅夷。比丘尼的波羅夷戒有八條,只要犯了其中任何一條就不可悔,就要擯出僧團。 

縱使不犯波羅夷,但常常犯小小戒,也會「戒羸」,「羸」的意思是瘦弱,也就是說,戒的力量慢慢消失,又可稱為戒瘦。戒羸的相反詞是「戒肥」,戒肥是由於秉聖法所發得的無作戒體,再加個人的用功、持戒,還有持戒團體的薰修,其勢用念念倍增,深具防非止惡的力量,於是產生未來善果,稱為戒肥。 

修行不是一蹴可幾,或立即見效的,持戒的生活是一種習慣的養成。舉例來說,大家入戒場不是馬上受比丘尼戒,而是先講規矩,那些規矩是要幫助大家攝心,守規矩就可以在這裡安頓身心,由於心安,才可以達到學習的效果,在戒場裡若不守規矩,就會被趕出去,設規矩當然不是為了趕大家,而是為了安頓大家。從這項事實,我們可以瞭解戒律的精神也是這樣,不是要限制或擯人,而是要安頓人,要讓每個人都能安安心心地修學,這樣才可能彼此增上,也才可能「戒肥」,戒肥是隨著大家的道心、精進而出現的。

◎ 戒律的基礎

[從學者論出家人破戒說起]

維持僧伽身份的要件,是要說明戒律的基礎。去年台灣有部分佛學學者提出:「出家人,人人受戒,人人破戒。」這是個關係到僧伽身份的問題,我想問大家,我們破什麼戒?到底什麼叫破戒? 

「出家人破戒」,這一句話不是可以隨便說的,但回過頭來說,我們是不是真的對每一條戒都受持得很好呢?什麼是破戒?這個諍論已經很多年了,學者是用研究的立場,主張戒律應該現代化,某些戒是需要放捨的,我們不妨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才不會被那些話給罩住了。

[第一結集與小小戒可捨]

從輕重標準來說,我們儘可能要求自己去受持所有的戒,但是有些戒在中國實質上是不存在的,而這個問題在佛陀將入滅時就發生了。根據《四分律藏》第五十四〈集法毗尼五百人〉,佛陀在印度中部一個很小、很偏僻的鄉鎮──拘尸那城入滅,當時很多弟子還在外面弘化,大迦葉和五百比丘匆匆地趕到拘尸那城時,佛陀般涅槃已經七日了,未離欲的比丘在啼哭悲泣著。當時有一位跋難陀比丘就說:「哭什麼,有什麼好哭!我們跟著佛陀老人家出家,本來就是要求解脫的,但他生前規定了那麼多的戒律,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現在他走了不是很好嗎?我們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要做,正是我們最大的解脫呀!」 

大迦葉聽到這些話,開始產生憂患意識,待佛陀荼毗後,就告訴大家,跋難陀所講的那些話,並說日子一久,一定更分歧,千萬不要讓外道譏嫌我們: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對弟子們不論法的薰修或生活規矩、威儀舉止,都督責得相當嚴格,佛教所以能傳揚,不僅是弟子資質好,更由於佛陀相當用心教導,但現在他們的教主去世了,弟子無人管,也不學戒,佛教會像一陣煙,很快地消失得無影無蹤。 

大迦葉因此決定結集法與毗尼。就在佛陀入滅那一年的夏安居,由大迦葉主持,在王舍城舉行第一次的佛典結集,參加結集的是五百位阿羅漢,阿難尊者誦法義,優婆離尊者誦毗尼,這就是佛教歷史上的第一次結集──「王舍城結集」。 

結集就是把佛教的法義、戒律,重新審訂,怎麼審訂呢?以結集戒律來說,當時,大迦葉問:波羅夷的第一條戒是什麼戒?在那裡制的?由什麼因緣而制?誰先犯?其次,第二條是什麼戒?是在那裡制的?是什麼因緣?……戒律就是這樣由優婆離一條一條的誦出。優婆離又進一步把所有的事依類歸併,而成為犍度法。 

結集一開始,阿難尊者提出一句話:「我親從佛聞,憶持佛語,自今已去,為諸比丘捨雜碎戒。」當時,大迦葉反問道:「你是否請問佛陀那些是雜碎戒?」阿難說:「當時我十分憂傷,忘記問佛陀了。」 

所謂雜碎戒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小小戒。在結集會上的阿羅漢們有人說波羅夷以外全是雜碎戒;有的說波羅夷和僧殘以外的是雜碎戒;又有的說波羅夷、僧殘、不定法以外,全是雜碎戒;或說波羅夷、僧殘、不定、捨墮之外,其餘都是雜碎戒。結果眾說紛云,莫衷一是。大迦葉於是告訴諸比丘說:「諸長老!今者眾人,言各不定,不知何者是雜碎戒,自今以後,應共立制,若佛先所不制,今不應制;佛先所制,今不應卻,應隨佛所制而學。」這一段文,是佛教史上,有關戒律的一個決定性語言。

[根本大戒不可移易]

但是兩千多年來,有些戒律在中國的生活、文化背景之中根本就沒有持守的環境,如何繼續持這些戒呢?中國僧尼有太多要面對的情境是印度不曾發生的,又要如何去處理呢?於是就衍生出很多補助的戒律,如叢林清規、共住規約、規矩,而且各地甚至各道場的規約也不盡相同。這說明戒律是佛陀依當初情況配合印度民情所制訂的,傳到中國都沒有修訂,惟一的可能是加以解釋和再補充,為了瞭解這個過程才從小小戒可捨說起,然而卻被學者戴了「破戒」的大帽子。 

佛親制的戒既然全部都保存下來,受戒時,當然要全部都接受,可是當我們以比丘尼身份,進一步要受持時,我們要考慮的是,在這個身份當中,什麼戒律是絕對要奉行,不可以因時空不同而移易、變動,如果有所牴觸,就不能稱為比丘尼。維持僧伽身份的要件,就是在談什麼是根本大戒

[弘一大師所訂的最低標準]

在分辨什麼是根本大戒及小小戒時,我們不妨以弘一大師所提的標準做為我們遵循的依據。大師是民國以來,持戒精進、莊嚴的一位律師,他把宋朝以後的戒律典籍重新訂正,在遍覽戒律群書之後,提出比丘持戒的最低標準:「止持之中,四棄、十三僧殘、二不定法,悉應精持;作持之中,結界、受戒、懺罪、說戒、安居、自恣等,亦易行耳。」 

弘一大師所提出的最低標準,是比較屬於根本性的問題,對應於比丘尼戒,在止持方面,是八棄法及十七僧殘法,在作持方面仍是結界、受戒、懺罪、說戒、安居、自恣。止持是屬於禁戒,作持是應遵行的軌則,是如何讓僧團生生不息必須堅持要作的。此外,我個人以為威儀儘管不如波羅夷和僧殘的重,但對於殺畜生、妄語、飲酒、非時食,或是有關男女間關係的威儀戒,仍是必須謹慎持守,否則也會間接影響比丘尼的身份。

◎ 前二篇類別分析

現在我們就以弘一大師所列的最低標準,分析止持方面的前二篇之類別,以便掌握什麼是佛陀制訂比丘尼應特別注意的。 

◎ 比丘尼戒前二篇所屬類別 


  類別
  
  波羅夷戒
  
  僧伽婆尸沙戒
  
  1.戒淫類
  
  一、淫戒
  五、摩觸戒
  六、八事成重戒

  
  一、媒嫁戒
  七、四獨戒
  八、受染心男子衣食戒
  九、勸受染心男子衣食戒

  
  2.戒盜類
  
  二、盜戒
  
  四、詣官言人戒
  
  3.戒殺類
  
  三、殺人戒
  
   
  
  4.戒妄類
  
  四、大妄語戒
  
  二、無根重謗戒
  
三、假根謗戒
  
  5.戒覆藏類
  
  七、覆他重罪戒
  
   
  
  6.戒違諫類
  
  八、隨舉三諫不捨戒
  
  十、破僧違諫戒
  十一、助破僧違諫戒
  十二、污家擯謗違僧諫戒
  十三、惡性拒僧違諫戒
  十四、習近住違諫戒
  十五、謗僧勸習近住違諫戒
  十六、瞋心捨三寶違諫戒
  十七、發起四諍謗僧違諫戒

  
  其他
  
   
  
  五、度賊女戒
  六、界外輒解三舉罪

  


從表中各類條數之多寡可發現,比丘尼最需要防範的,一是淫欲,二是違諫的問題。而戒淫類的制訂特別從重,像摩觸和八事即制為波羅夷,這是從女眾體質弱、情感重,易遭梵行難來考量的,詳情後面解釋。 

至於違諫類,就要從「諫」在僧團中的意義說起。出家為比丘尼,是團體中的一份子,有賴團體成員相互砥礪,以達到修行的目的,如果無法接受同修的勸諫,不僅個人得不到共修的利益,相對地,同修受惱害,團體也招損。而女眾重私人感情,容易理事不分意氣用事,例如「瞋心捨三寶違諫戒」中的這位比丘尼真的要捨戒還俗嗎?其實她是在講負氣話,天天說:我捨佛、捨法、捨僧,而又天天共住共學。好像把「捨佛、捨法、捨僧」當作阿彌陀佛稱念!這時就要有人私下勸她,若她能接受就沒話說,如果勸諫沒有效果,就由大眾師處理,請她表明要留下,還是要離開僧團,讓她明白,自己說的話要負責。有時維持比丘尼的身份,是要藉重同修比丘尼的協助,幫助釐清,使其明確。所以持戒能身心安穩,如得益友般,同修間可得相互增上。

◎ 犯前二篇的處置

[犯戒]

⊙ 犯波羅夷

在戒本第三頁背面第九行起:「若比丘尼犯一一波羅夷法,不得與諸比丘尼共住,如前、後犯亦爾,如是比丘尼得波羅夷罪,不應共住。」這是波羅夷的結戒,如果有比丘尼犯一一波羅夷法,不得與諸比丘尼共住,「如前、後犯亦爾」,以前犯的和以後犯的也完全一樣,「如是比丘尼得波羅夷罪,不應共住」,這個比丘尼所得的戒罪是波羅夷罪,應該接受不共住的處理。波羅夷是戒類名稱,不共住是處理方式。 

「波羅夷」漢譯為極惡、斷頭、棄、棄無餘、不共住。犯了波羅夷就要滅擯,這是對出家眾犯罪的處罰方式之一。如果犯了波羅夷中的任何一條,就違犯了比丘尼的身份,失去比丘尼的資格,就不能參與僧團的事,不能接受供養,不能收受徒眾,不能為人受戒,也不能領大執……等,這些都是犯根本大戒的現實後果,所以波羅夷罪相當於比丘尼的死刑罪。波羅夷還有「不能復活」的意思,亦即是不能再當比丘尼。 

其次說「不共住」,就是滅擯,犯了波羅夷,不能在比丘尼僧團與比丘尼「同一住處,同一說戒,同一羯磨」。附帶說的,若沙彌、沙彌尼受眾僧呵責,仍不捨惡見的話,也可以驅擯。另外還有一種是賊心入道等十三重難的人,也可以擯出,以上是僧團四眾中被擯的三種情況。 

持戒的好處在鞏固自我修行的堤防,犯戒則使自己所期許和設定的願望崩潰。從修學的歷程來說,持戒永遠是要超越現實情況的一種努力,所以說「戒淨有智慧,便得第一道」,期許自我走向解脫,它是有步驟的。

⊙ 犯僧伽婆尸沙法

「僧伽婆尸沙」譯為僧殘、眾決斷,殘就是殘缺不全,也就是儘管依然保有比丘尼身份,但已殘缺不全,必須倚賴僧眾急速作法,才能救彼殘命。比丘尼犯僧殘,一律先行半月摩那埵法,隨後到二部僧中四十人前出罪,以下分別說明。

● 摩那埵法

「摩那埵法」譯為意喜,意思是自慶清淨有期,僧喜將拔罪根。它的作法是:首先解除比丘尼應有的福利,例如在羯磨時發表看法、接受年資淺於自己的比丘尼及小眾的供給等;它更是一種苦行法,在各種規定的作法中以順服大眾來表達自己懺悔的心意。如:大眾師出外托缽回來,幫大家打洗腳水、敷座等;有客僧來時,要向每位客僧表白說:我正在行摩那埵法;有事到村落去,要晚出早歸,也要向大家稟白……。如果她的表現令大眾僧滿意,大家也歡喜為他把罪去掉,所以又稱「眾決斷」。

● 出罪法

「出罪」的意義是拔除罪法,也就是行摩那埵竟,僧為該比丘尼作出罪羯磨。為她出罪的人數必須比丘尼僧二十人,比丘僧二十人,縱使只少一人,她的罪也不得除卻。 

以上的作法在戒本第八頁背面出僧殘罪法:「若比丘尼犯一一法,應二部僧中,強與半月行摩那埵法,行摩那埵已,應與出罪。當二部四十人中,出是比丘尼罪,若少一人,不滿四十眾,是比丘尼罪不得除,諸比丘尼亦可訶,此是時。」

[捨戒]

在說明維持僧伽身份的要件時,不妨先對捨戒有些瞭解,會更有助於掌握存留在僧團的關鍵。捨戒意思是捨棄所受的戒,不再持守。共有下列四種捨戒

⊙ 斷善根

若比丘尼犯波羅夷罪,一律捨戒,沙彌尼犯淫戒,沒有波羅夷罪,但要驅擯,不能留在僧團共住。犯根本大戒,若仍共住,天龍八部都不會恭敬,對佛法僧並無益處,稱之為「賊住」。

⊙ 作法捨

佛教有七眾弟子,除了出家的五眾外,還有在家二眾。出家可以學佛,在家也可以學佛,出家就得遵守出家的戒律,在家學佛,只戒不邪淫,仍可有正式的性生活,可以結婚、養兒育女,做事業,做在家學佛居士。出家後萬一不適應、不願意做出家人了,儘可捨戒還俗,不要僧俗分不清,以致做出嚴重損傷戒體的行為,那就罪過無量。

為了讓比丘(尼)維持清淨的情況,而「不成波羅夷」,佛陀於是開捨戒之緣,「令在俗無過,不生譏醜過失」,安心做在家人,是可以透過「作法捨」來完成。作法捨在比丘有七次的機會可再出家,比丘尼則捨戒後就不能再受具足戒,會有這樣的區別,最主要的原因是僧團需要比丘來領導,而比丘尼成為在家眾後要再出家,於生理上有它實際的困難,這是女流報弱之故。 

作法捨分頓捨與漸捨。比丘對比丘捨,比丘尼對比丘尼捨,一說即成。頓捨是指直作白衣,不但捨具足戒、沙彌尼十戒,也捨優婆夷五戒,僅做普通的在家人,捨時說:「我捨佛、捨法、捨僧,捨和尚、捨阿闍梨,捨諸梵行,捨戒、捨律、捨學事,受居家法。」漸捨則是指不做比丘尼,但繼續受持十戒做沙彌尼,或受持五戒做優婆夷,捨時說:「我捨佛……受沙彌尼法」或「我捨佛……受優婆夷法」。在南傳佛教,短期出家者很多,當這些人要回社會生活時,就是透過作法捨來完成。 

曾捨比丘戒的人若再出家,必須重受具足戒,因為以前所受的具足戒已捨去了,戒臘亦必須從重受的這一次算起。臺灣有不少位法師以前在大陸就出家了,抗戰時捨戒從軍,三十八年隨軍播遷來台,退役後再出家,仍重新受具戒,戒臘也從再受時算起,而不是從撤退前大陸受具時起算。所以前輩是前輩,戒臘還是戒臘,這是不能躐等的。

⊙ 命終捨

除了斷善根、作法捨二種外,還有兩種自然捨戒的情況。首先說命終捨,比丘尼一口氣不來的當下,比丘尼戒就捨了,這時,她不能和大眾一起誦戒、羯磨,遑論要執行教授弟子的責任。假如有人由於她生前的德望,而想在她的名下出家、受戒,這樣是不如法的!

⊙ 二形生

二形是十三重難之一,也是自然捨戒的一項因緣。二形生是受了比丘、比丘尼戒後,身體產生變化,男女二形同時存在。當發生這種情況時,他應該受持比丘戒還是比丘尼戒?應該與比丘僧共住還是與比丘尼僧共住?就會產生混淆,所以,他必須捨戒。不只在僧團如此,體壇上也發生過這樣的事,大約二十年前,有位亞運姚姓選手,一向都參加亞運女子項目,後來因為男性的徵象愈來愈多,終於必須放棄參賽資格。 

僧團中為甚麼會有受戒後才出現二形生的事情呢?撇開出家受戒時沒有檢查好這項可能不說,或許是因為年紀很小就出家,性徵還未發育完全。萬一成為二形生,就要幫當事人捨戒,因為男女眾戒律的持守標準、要求不同,居住、交往等生活中一切關係都有不同的界定,若不分判清楚,個人可能造成過失,也會使僧團蒙垢。 

附帶說明,在自然捨戒當中還另有一種,如受持八關齋戒,它的受持期限只有一日一夜,第二天明相一出就自然捨戒。由以上各種捨戒來看,捨戒不一定都因為犯戒。有自動捨,也有被動捨,有自然捨,也有作法捨,有各自不同的因緣。

[捨戒的相關考慮]

⊙ 入僧條件應從嚴

上面所講的是關於犯戒的處置與避免犯戒的做法。凡是受戒,不能不考慮戒律的責任能力,為甚麼戒律要求滿十八歲才可以出家,二十歲才可受戒,這些都是牽涉責任能力問題。如大社會要滿十八歲才能考駕駛執照,要滿二十歲才有選舉權,為什麼?因為年齡成熟,才能負擔行使相應的行為責任。所以比丘、比丘尼最基本的要求是心智成熟及清楚行為責任,從信仰及人格的成熟度上考量他持戒的可能,年紀太老或太小都不適合受戒。

在律藏中就有年少沙彌過僧團生活不適應的記錄,小沙彌半夜起來哭,因為肚子餓、要尿尿,想媽媽……。年紀若太小,不會照顧自己,還要幫他洗澡,有時講戒律聽不懂,甚至還不知什麼叫淫戒,因為在他的年齡階段還不需要討論到這些問題,但身心尚未成熟能瞭解這些問題,並不等於不可能犯! 

有些佛寺喜歡抱養未成年的小朋友,甚至說從小抱養比較能「同心」,長大可以出家。個人以為這是不合理的!出家應該是在自己自由意志選擇之下出家,不是被決定出家的。縱使抱養,也要經過當事人慎重的選擇才出家,出家受戒是需要行使戒律責任的。 

再說年紀太老才出家,若果身體狀況無法負荷戒律的要求,就儘可能勸他在家學佛就好。否則出家以後無法安住寺院與人共修,就回俗家住,剃著光頭侍候老先生,幫媳婦抱孫子,俗家眷屬要稱她「師父」、「太太」或「親家母」呢?是當僧寶供養還是當家裡的「太太」看待?各位想想!在她家人的眼中,這不是很尷尬嗎?因此,請不要濫剃度,僧人剃度後的培育比剃頭更重要,不一定很多人圓頂出家,就表示佛教很興盛,這會構成社會問題的。 

總結上述諸多問題,重新以佛教戒律的責任來釐清,為什麼入僧團的條件務必從嚴,應該是相當明白的!

⊙ 研戒方知開遮持犯
持戒要在團體生活中互動進行,由於大眾共修力量大,犯戒機會較少。大家要持戒,需有人發心研戒,才能知道開遮持犯,如何度眾、養眾、育眾、調眾,為僧團判斷一些事,為大眾師服務。這樣佛教的體質將會改善的,總之,持戒是每個比丘尼的本份,但更希望有人發心研戒。








勤修清淨波羅蜜 恆不忘失菩提心滅除障垢無有餘  一切妙行皆成就
Email:dakuan00@yahoo.com.tw
牟尼佛法流通網 釋大寬法師 合十 分享
電子書免費下載 PDF for Apple iPad Acer ASUS HTCWIKI
http://www.muni-buddha.com.tw/book/

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

四分比丘尼戒本講記(三) 戒學概說/比丘尼戒概說(下)wiki - 出家戒律學 Google Yahoo Facebook

四分比丘尼戒本講記(三) 戒學概說/比丘尼戒概說(下)wiki - 出家戒律學 - 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四分比丘尼戒本講記(三)

戒學概說/比丘尼戒概說(下) 釋悟因法師 主講

◎ 學戒和持戒的態度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大家來戒場就是要受戒,受戒後就要持戒,持戒要先學戒。學戒首先要感激佛陀幫我們制定了規矩,大大小小的事情才能有所遵循,所以大家不要「以惡小而為之」,也不要「以善小而不為」。戒律不是在找大家的碴,它是來幫助、增益我們的修道生活。修學戒定慧,定要先從戒律下手,改變我們不好的習慣、行為和氣質,才能養成出世的人格,這是學戒應建立的基本心態。

[持戒是律己,非苛責他人]

戒是很容易違犯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要問大家,誰是聖人來出家的?既然我們都是凡夫,請大家真誠地用慈悲心相互提攜,雖然犯戒果報絕對是自己承擔,但個人的行為卻會影響佛教及周遭的每一個人。如果大家都精進,懈怠的人自然會振作,持戒的用意是創造善業、淨業,是淨善團體、莊嚴國土的開始。持戒一定是從自己開始做起,而不是苛責他人。 

既然如此,對於不如法的同修,不要看輕他們,像佛世的六群比丘,因他們的錯誤行為成為制戒因緣,才有今日行為的準則。很多事情,不只是佛在世時會發生,到現時代仍繼續發生。凡是人性的問題永遠存在的,如果想要它消失,我們就要想辦法解決,而不是發生了問題,向這裡說、向那裡說,或去向未受戒的人說,這叫傳播是非,愈說愈多,就愈容易造成「人人受戒,人人破戒」的錯誤印象,這樣並不是在解決問題。 

那麼,什麼時候可以對誰說呢?為解決問題,可以對長老大德說,他們知道如何解決。總之,我們不要企盼僧團不發生問題,而是要勉勵自己,當問題發生時,能用正確的態度面對它,這時問題反而會增長我們處理事情的智慧。什麼叫有智慧、有慈悲呢?就是能看得清楚,又能以寬容深厚的心來對待所有的一切,然後設法來解決它。這是修學的基礎心地──認真,所以請真誠地去協助我們同道的比丘尼,解決可能的問題。

[戒如海無涯,如寶求無厭]

在戒序中有一個偈頌:「戒如海無涯,如寶求無厭。」上一句是譬喻戒律如大海一樣沒有邊際,因為戒律所記錄的都是事相,而修道生活的事相非常多,有的根本就沒有記錄。譬如戒本中並沒有說明現代人如何打電話,雖然你現在在戒場用不著打電話,但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不打,所以與打電話相關的行為舉止、談吐就要學,不要以為這種事不重要、不必學,其實重戒當然要持守,而有關穿衣、吃飯等一切威儀更是不可輕忽,還要熟習如何出家、受戒,如何布薩、安居等,一切都須中規中矩,如法如律。 

所以只有認真過比丘尼持戒生活的人,才知道比丘尼修道生活有什麼實際的問題,如果不知道比丘尼的僧事有些什麼,也不知道懺悔法、滅諍法、羯摩法等,而在比丘尼僧團中漫談持戒,這樣根本不貼切。而認真過比丘尼修道生活的唯一方法,是以「戒如海無涯,如寶求無厭」的求寶心情,虛心勤學,熟習僧事。 

要如何學呢?律藏裡記載的事儘管是發生在佛陀時代,但相同的情況仍不斷地出現在現代,我們就要找出當初制戒的因緣,以便掌握它的精神和原則,以衡量目前發生的事件。舉例來說,波逸提第六十五條:「若比丘尼,剎利水澆頭王,王未出,未藏寶,若入、過宮門閾者,波逸提。」制戒因緣是有位比丘到波斯匿王的宮庭去,不打聲招呼就直接撞入後宮的門檻,正好看到茉莉夫人衣服未穿好而掉落,這不是很糗的事嗎? 

由這個的制戒因緣,我們可以學習的是──拜訪人家應事先連絡,若莽莽撞撞跑去,結果人家沒準備,衣衫不整,不太雅觀,你要進去也不是,不進去也不是,彼此很尷尬。用過去的記載來衡量現在的生活情況:雖沒有國王、王后,也沒有宮庭,但我們拜訪信徒應先打電話約定時間,如果沒有事先通知,便會防礙人家的家庭生活。戒律「因緣所顯」的微妙處和細膩處,唯有以「戒如海無涯,如寶求無厭」的好學心態,才能真正瞭解與掌握。

[在僧團中安安份份地持戒修道]

持戒是以僧團生活為背景,三學增上的清淨僧團生活是達致正法久住的基石,任何群體如果要能永續,一定是透過群策群力的團體帶動。許多出類拔萃不世出的高僧,仍在集體修學中完成理想,絕不是單槍匹馬撞天下,有句俗語說:「大石仍需小石撐」。為什麼呢? 

第一是離群索居無法驗證持戒情況,其次由推廣佛法久住世間,取得世人信心的功能來說,僧伽和合共住的力量遠較佛寶、法寶更具優勢。僧團猶如洪爐錘鍊,透過大眾薰修,相互策勵增上,完成道業。古人說:「叢林之下無曲木」,所以持戒最理想的環境還是在僧團。不可諱言的,在僧團的共修生活中,個人要多一點犧牲,以團體和樂清淨為理想,這是持戒的重要精神,也正切合出家要破除我執、我愛、我慢的陋習,養成深厚、豁達的器宇的目的。 

學戒、學律安安份份地作個比丘尼,真正關心比丘尼的修道生活,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此作為自己的本分和願望,這樣踐行當下即完成比丘尼的修道生活。以上是第一單元中戒學概說的部分,以下要概介「四分比丘尼戒本」。

◎ 四分比丘尼戒本

[四分律]

請翻開戒本第一頁,第一行:「四分比丘尼戒本,出曇無德部,姚秦 三藏 佛陀耶舍 共竺佛念 譯,寶華山 傳戒比丘 讀體 依藏重刻。」 

「四分比丘尼戒本」出自曇無德部,曇無德部即是部派佛教時期的法藏部,它的律由於分四次誦出,故名四分律。中國專弘四分律,其中弘揚最力的當推唐初的道宣律師,他被尊崇為中國律宗的初祖。因為道宣律師長年住在終南山,所以律宗又名南山宗,是中國八大宗之一。雖然律宗似乎專成一宗,實際上,戒律是每個出家人都要受持的,是不分禪、淨、密,或天台、華嚴、唯識等宗派的。關於四分律可以簡表如下: 










四┌ 形成時間:佛陀入滅後百年頃。
分│ 產生:由法正尊者(梵名:曇無德)依上座部律藏中契同己見者,採集成文。
律│ 
藏├ 名稱之由:四分律乃因四度結集,隨說所止,分為四篋,故稱四分律。
︵│   (因 曇無德 集出故又名 曇無德部,以別於其他部律。)
四│
分│ ┌初分:比丘戒。
律│ ├二分:比丘尼戒至第二犍度。
︶└ ├三分:第三犍度至第十八犍度
     └四分:餘二犍度、集法、毘尼等。


[戒本]  

⊙ 名義 

戒本又名戒經,在戒本中第二頁第七行:「諸大姊,我已說戒經序,今問諸大姊,是中清淨否?」戒本就是「波羅提木叉經」,簡稱「戒經」,是律藏中唯一被稱為「經」的部份。 

在遺教經中佛陀一開始便說:「於我滅後,應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波羅提木叉」是梵語,意思是別解脫或別別解脫、保解脫。「保解脫」是說持戒能保證我們可得解脫;「別解脫」或「別別解脫」的「別」,是分別,指持某一條戒,於那一條戒所規定的事項當下就得到解脫。如果要懺悔,也是犯了那一條,就懺悔那一條。 

⊙ 產生 

戒經是「隨犯隨制」的。佛陀成道後最初十二年中,所教誨的對象是「無事比丘」,只用略教誡:「善護於口言,自淨其志意,身莫作諸惡,此三業道淨,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 

這是原則性的教誡,當時的弟子們道心勇猛,自我警惕,不生過惡,根本不需要制戒。但到十二年後,由於入僧團的份子根器較廣,身分複雜起來,如六群比丘的出現,才產生對治煩惱的需要。 

隨犯隨制的精神表現出佛陀對比丘的尊重。我們從律藏不難瞭解:當舍利弗知道過去六佛,由於依法攝受或不依法攝受弟子,而有佛法住世久暫的差別時,他請求佛陀「與諸比丘結戒,使梵行法得久住」,佛陀並未答應,原因是「比丘中未有犯有漏法」。

後來之所以有戒經產生,是因佛陀見弟子犯有漏法才隨犯隨制的,可以想見戒經是長時期累積的。原本是口口相傳,到佛滅後的第一次結集重新審訂時,也還未形諸文字,直到後來,才把制戒因緣、開遮持犯記載下來,成為廣律,而此戒本是從廣律中,把戒條彙集,依輕重類別共歸成五篇七聚,即是戒本,又叫戒經。 

⊙ 內容、作用 

比丘尼戒本的內容是比丘尼所受持學處(禁戒)的條目,四分律比丘尼戒共有三百四十八條,內容較偏向止持、自律的禁戒。「一向結集別行」,它一向被另外彙集成一個單行本,為什麼要別行呢?因為它是在僧團布薩時用的典籍。 

什麼是布薩?布薩就是說戒,原意是清淨,也是僧人聚集作宗教生活省思的時間。在印度的宗教信仰中,都有半月半月作宗教生活的布薩、祈禱、祭祀等等。隨著比丘的出家,僧團人員慢慢增多以後,這種好習慣被引用到佛教中來,再經過改善,僧人就半月半月一起誦戒,檢視自己的身口意是否有犯戒,有犯就懺悔,懺悔即清淨。為了誦戒和記憶的方便,於是就搜集戒條,加以歸類成戒本,純粹是便於僧眾作為誦戒懺悔的準則。 

現在大家手中的戒本,除了每一篇聚前有標明「是……法,半月半月說戒經中來」和後面「我已說……法」的交待外,還有「諸大姊,我已說……,今問諸大姊,是中清淨否?」在每一類戒條結束時,都有這一段文,這叫「問清淨」,問大家有沒有清淨?這是布薩用的,所以戒經是半月半月布薩的要典。 

佛陀制定比丘、比丘尼要半月半月誦戒,沒有人可以例外,像大迦葉尊者喜歡獨修,佛陀仍然要他半月半月回到僧團參與布薩。因此,僧伽的言行舉止、生活是由僧人在眾中彼此檢核、勸諫、教誡,相互懺悔而共成的,這是布薩的功能。 

⊙ 譯者與重刻者 

「姚秦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翻譯這戒本的人是佛陀耶舍和竺佛念。 

佛陀耶舍在姚秦時代(公元四一○年至四一二年)來到中國從事翻譯,他是鳩摩羅什學小乘法的老師。竺佛念則擔任筆受,竺佛念是甘肅人,甘肅在當時屬西域,兩位都精通三藏,所以稱為三藏法師。 

「寶華山傳戒比丘讀體依藏重刻」,重刻者是傳戒比丘讀體大師,讀體即見月老人。老人是明末清初弘揚戒律的大德,著有自傳「一夢漫言」,書中有段記載他初出家時求戒的艱辛歷程,由此書也可以看到當時的佛教界、時代和社會狀況,及僧人的生活。 

讀體大師看到當時戒律不傳,連戒壇都遭受破壞,於是發願重建戒壇,並依藏經將戒本重校雕刻。 

寶華山,在南京附近,是大陸傳戒相當有名的道場,去年我特地去巡禮,寶華山正在重建。讀體大師在寶華山專事弘傳戒律,現在的版本即大師重刻後的版本。

[戒本架構]

⊙ 戒經序 

接下來,向大家介紹戒本的架構。戒本包括三大部份,即: 

戒┌ 戒序 ………………………頁一~二
本│     ┌ 總標
 ┼ 正說 ┼ 別列 ……………頁二~三三
架│     └ 結問清淨
構└ 結勸迴向 …………………頁三三~三五


◎ 讚誦

先說戒序,請看第一頁「稽首禮諸佛……半月半月說」五字一句,四句一偈,共有十二頌,這部分是戒經序。戒經序第一頌是歸敬三寶,後面是勸我們要持戒。 

◎ 前方便

第一頁的後面第六行至第十行:「僧集否?和合否?未受大戒者出否?不來諸比丘尼說欲及清淨?僧今和合何所作為?大姊僧聽,今□月十五日,眾僧說戒,若僧時到,僧忍聽,和合說戒白如是。」這是前方便,所以,戒本除了戒文以外,還結合了誦戒的程序。 

比丘尼在誦戒、說清淨或懺悔時,不僅不可以讓非比丘尼參加,在場旁觀當然也不可以。這裡附帶說明一點,有人曾問:不是比丘尼,可不可以看比丘尼的戒律?有的大德主張在未受大戒前最好不要看,理由是在真正受戒時會問遮難,遮難中有這一項,若先看了會障礙將來的受戒。有的說應該可以先看,理由是若不先學習,將來要受戒如何持守?這兩種說法都有道理。 

個人是贊成可以先看的,例如泰國佛教有短期出家的制度,幾乎每位成年男子都有出家經驗,對戒律的瞭解有助於對宗教生活的體驗認識,也會生出護持心,這未嘗不好。再說戒本收錄在大藏經裡,會看藏經的人,不論什麼身份都可能看到,而且大藏經放在中央圖書館,我們如何避免人家看呢?因此我個人主張可以看,唯一不可的是作羯摩、行布薩時,不准非比丘尼在場。 

這可從誦戒的前方便看出,前方便是誦戒前需先明確處理五項,第一項問:「僧集否?」──大眾僧到齊了嗎?如果大眾到齊,有人回答:「僧已集」;第二項問:「和合否?」──大眾和合誦戒嗎?和合的表達方式是:一、應該來的,必定出席,二、在誦戒場中每個人都有資格可表達自己的看法,但一切決定我也願意服從,三、若有三寶要事或個人生重病,或照顧病比丘尼,因此不能參加誦戒,可以請假(說欲)。 

第三項:「未受大戒者出否?」,底下一行小字「有者遣出,無者答『是中無有未受具戒者。』」有未受大戒者在場,就要把他請出去,未受大戒者,是除比丘尼以外的人,包括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式叉摩那等,因為這時要辦比丘尼僧伽內部的事,凡不是比丘尼,都要請出去。 

第四項:「不來諸比丘尼說欲及清淨?」應該來的是不是有人沒來?若不能來要「說欲」。說欲就是說明原因請假,並聲明大眾誦戒時所作的決定我願意完全服從遵守。另外「及清淨」,說欲同時表明自己是清淨的,因為共住、共學在同一僧團,若有人不清淨、不懺悔的話,就不可以布薩,所以說欲同時也要說清淨。誦戒以前要先懺悔清淨,然後才可開始誦戒。 

第五項:「僧今和合何所作為?」這是問:現在大眾和合在一塊兒要作什麼呢?答:「說戒羯磨」。誦戒前,要先問這五個問題:大家到齊了嗎?和合嗎?有沒有不應在場的人還沒有出去的?不來的人有說欲及說清淨嗎?現在大眾和合要做什麼?先問這些就叫前方便。以上都是一問一答,而且必須在大界內,四人以上,才有「僧集」三問。 

◎ 稟白羯摩

「大姊僧聽,今□月十五日,眾僧說戒,若僧時到,僧忍聽,和合說戒白如是。」這段文是誦戒比丘尼對大眾僧的稟白。 

佛世時就制定一個月要誦戒二次,「前半月云白月十五日,後半月云黑月十五日,月小云黑月十四日」,將一個月分成上半個月、下半個月,上半月月亮愈來愈圓、愈亮,稱白月,下半月月亮愈來愈暗,稱黑月。白月一定十五日,黑月十五日或十四日,若月小即稱黑月十四日。 

「大姊僧聽」,誦戒比丘尼稱呼大眾僧曰大姊僧。「忍聽」是認可、認同而聽。 

◎ 問清淨

誦戒除了誦讀戒文以外,還要問清淨,如果有人犯了戒不發露的話,就犯「覆藏罪」。覆藏是故意妄語,是障蔽修道的因緣。有罪就要懺悔,懺悔的種類有「取相懺」和「作法懺」。取相懺是依大悲懺、梁皇懺儀,懺悔無始罪業。作法懺是在聲聞戒律中的懺悔法,依所犯罪相的輕重有相應的懺悔法。 

有人說「大戒不犯,小戒不斷」,人是不可能完全不犯戒律的,像殺人、大妄語等重戒,我們不太可能犯,但像飲食、穿衣等眾學法中的威儀,卻非常容易犯。比丘尼戒非常具體,而且都是日常生活的事相,與比丘尼的宗教生活相關。如果違犯的話,要作法懺悔,如法懺悔後即得安樂。 

現在我們手上的戒本,是將戒文、布薩完全結合在一起。從第二頁第一行至第二頁第九行:「諸大姊,我今欲說波羅提木叉戒,諸比丘尼共集在一處,當諦聽,善思念之,若有犯者應懺悔,無犯者默然,默然故,知諸大姊清淨,若有他問者,即應如實答,如是諸比丘尼在於眾中乃至三問,憶念有罪不發露者,得故妄語罪,佛說故妄語是障道法,若彼比丘尼自憶知有罪,欲求清淨者當懺悔,懺悔則安樂。諸大姊,我已說戒經序,今問諸大姊,是中清淨否?諸大姊是中清淨默然故,是事如是持。」這是誦戒前的問清淨。 

問清淨中有問「是中清淨否?」──大眾清淨嗎?問三次是讓人恢復記憶、「善思念之」,若清淨無犯,就以默然表示無犯,若有不清淨的話就要出來發露,如果誦戒正在進行,有人出來說罪,這就打岔擾眾,所以憶念知道自己犯戒,最好在誦戒前就先找人發露了。如果是一面聽某一篇才發現自己犯了某幾條戒的話,低聲跟你身旁的人說:「我犯……條」,等到誦完戒再作懺悔,這樣做就不算覆藏。其中二句「若有他問者,即應如實答」是不管自己有犯或無犯,假若他人提出見、聞、疑罪來問你,你要如實回答。

正說戒相

以下先介紹波羅夷。比丘尼有八條波羅夷戒,犯了這八條中的任何一條,都叫斷頭罪、棄無餘或棄罪,就失去作比丘尼的資格了。換句話說要維持比丘尼身份、資格,最基本的條件是不能觸犯這八條中任何一戒。 

斷頭罪,也就是一般法律所說的死刑,頭斷了不可能再生,比喻永遠不能再作比丘尼。波羅夷是罪相判類,「不共住」是處理方法,就是不共說戒、不共羯摩,如大海不宿死尸,將犯戒比丘尼驅擯、趕離僧團。 

僧伽婆尸沙,翻譯為「僧殘」,比丘尼戒的僧殘共有十七條,犯了當中的任何一條,儘管他還是比丘尼,但已殘缺不全。這時候要如何挽救呢?由「眾決斷」。就是由大眾僧來判斷他能不能再復原成為比丘尼。所以這時候大眾僧要依法為他懺悔,或幫他作法,讓他再成為完整的比丘尼。 

尼薩耆波逸提,翻譯為「捨墮」,共有三十條,都是有關衣缽、臥具、財物的事情。有的人貪心較重,喜歡多收藏一些用不到的缽、穿不著的衣服和珍寶,因為這些會玩物喪志、妨廢道業。如果不捨、不懺悔的話,大眾僧透過一些方法來減輕他的墮落,這是尼薩耆波逸提。 

波逸提,是有關穿衣、乞食、居住、出外、度眾,及到信眾家等生活上的事情,如果不加以檢束、調適,會衍生犯重戒,或者引起社會大眾的譏嫌,一共有一百七十八條。 

波羅提提舍尼,共有八條,都是有關食物的問題,如果沒有生病,而特地去乞求酪、乳、蜜、黑石蜜、魚、肉等好一點的食物,要對一個人表明悔過,就叫悔過法。 

眾學法,共有一百條,多屬行住坐臥、舉手投足的威儀,例如到人家家裡是跳著走的,有時一面走路一面穿衣服,或把奇奇怪怪的東西覆在頭上,還有一頓飯不好好吃,拿著缽走來走去。眾學法很細微,最容易犯,而且它會衍生其他的問題影響修定,儘管它是輕戒,卻是應當學的。 

這一百條眾學法是佛陀最早制的戒,我們常說制戒是從淫戒開始,但是在還沒制淫戒之前,這些舉止威儀,佛陀早已叮嚀教誡了,後來在結集時,就把它放在戒本裡,希望比丘尼透過誦戒不斷提醒自己。這些威儀法看起來很細微,但是如果不受持的話,這個出家人就會不成樣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飲食、服裝、說法、禮儀,這叫眾學法。 

滅諍法,共有七條,是處理諍事的七個原則,它是當僧團有諍事,大眾意見不一致時,要用這七種方法來處理,叫七滅諍法。 

⊙ 結勸回向 

在第三十三頁第六行起至第十行,是總結五篇七聚廣教誡的戒文,從第三十三頁後面的文是結勸回向,文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七佛教誡」,七佛是指過去莊嚴劫千佛中的最後三佛: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葉羅佛,和現在賢劫千佛中,最初四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七佛各有其教誡弟子的法語。第二部分是「結勸」,從「明人能護戒」到「皆共成佛道」,闡述比丘尼應始終精進受持戒律。 

比丘尼戒概說就略說到這裡,下一單元要講解「維持僧伽身份的要件」。












勤修清淨波羅蜜 恆不忘失菩提心滅除障垢無有餘  一切妙行皆成就
Email:dakuan00@yahoo.com.tw
牟尼佛法流通網 釋大寬法師 合十 分享
電子書免費下載 PDF for Apple iPad Acer ASUS HTCWIKI
http://www.muni-buddha.com.tw/book/